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番外篇3.3 浅谈啰萨近现代宗教发展史(3)

没收教会珍宝运动,是苏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宗教运动,这次运动最终从没收教会珍宝文物,逐渐演变为到对教会人员和反抗没收珍宝的信徒的镇压与审判。

从结果上讲,苏俄这一次反宗教运动在指导理论上和运动实践上出现严重失误,反映出他们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执政路线,这是他们在宗教问题上不断犯错误的主要原因。

我们有资料可以查询,苏联一共策动了三次大的反宗教运动:1922到1923年的没收教会珍宝运动和对教会人员的大规模审判、30年代中期大清洗顺带给宗教一击、1958到1964年的赫鲁晓夫的反宗教运动。

先来讲第一次运动,这次运动的真正原因,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爆发的严重的经济、政治危机。

当时的背景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,俄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。大战中俄国的通货膨胀已高达600%,1917年秋的生产水平只有1913年的30% ~40%。1918年苏俄内战爆发,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22年,国内生产进一步遭到破坏,全国都处于空前的饥馑之中。在饥饿和内战这两场战争中,苏维埃政府实行所谓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”,在政治上实行一党专政。

战时共产主义措施首先是强制征粮。根据1919年1月颁布的国家法令,有粮不交的农民,不仅要没收全部财产,还要被逮捕判刑。城市建立由官员、士兵、工人组成的征粮队。据统计,在内战期间,全国有2700个征粮队。连列宁都说“我们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来全部余粮,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,而是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粮....”

同时,对工人也实行一种战时制度。列宁指出,必须把国内的全部劳动力,包括男人、妇女甚至未成年人,投入劳动战线。1920年,在被调查的2776个企业中,女工占40%,有些工厂超过60%,16岁以下未成年人占10%。1919 年10月曾公布在军工企业实行12小时工作制,并有严厉的劳动纪律。消极怠工、破坏生产、旷工者等都要被审判。工人如擅离职守或逃离工厂,与临阵逃脱的士兵同罪。1919年年末,在工厂、企业、机关中,普遍设立“同志审判会”,处理违反劳动纪律事件国。城市居民只有参加工作或劳动的人才发给食品供应卡。

1917年12月7日,俄共决定成立以捷尔任斯基为首的全俄肃清反革命非常委员会。这个机构可以不经审判对“敌方奸细、投机商人、暴徒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